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
定义你的浏览字号:
朱迅??2.“海归”变“海待”(3)

央视国际 www.cctv.com  2007年01月10日 17:26 来源:CCTV.com
专题:朱迅《说出来就过时》

  设计“即兴”。

  同时,我也正在加紧学习“中国式”的待人接物。少说多听,大事要清醒,小事装糊涂。管好嘴巴,夹紧尾巴。心里有观众,观众心中才会有你。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,“只要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,人民一定会给你面子。”

  难道最亲近的人也会像两棵彼此对立的树吗

  “海待”的另一大难题:与家人相处。

  女人的事业心太重,会让男人害怕。好好想想,这么多年了,自从姥姥临走前交代我要争气之后,我就开始拼。有时这种拼搏虚无缥缈,经常是自己跟自己较劲,自己与自己矛盾。

  突然觉得,我已经孤独了很久。不论是与家人相处,还是在老同学聚会中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孤独。自己已经很难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了。我是为亲近父母回国的。可是我们真的已经分离了太久。

  刚回国的时候,不敢长时间地面对父母,不知道怎样和他们说话,他们的体贴、关心,成为我巨大的压力,压得我喘不过气来。我不愿回家,一个人在酒店里住着,这让他们很伤心。我心里更难过,虽然爱他们,但彼此之间的交流是那么生疏、笨拙。特别是爸爸,他在我的成长中有太多的空当。有时候碰撞起来,我会变得像不懂事的小孩子一样任性,“你从小就没有管过我,现在是不是有点晚了?”

  最亲近的人,难道有时也会像两棵彼此疏远和相望的树吗?

  在矛盾中选择,在选择中平衡。

  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我们之间的僵局。

  爸爸妈妈清贫了一辈子,辛苦了一辈子,感谢国家分给了他们一套130平方米的房子,赶上了分房的最后一班车,他们真高兴呀!每天张口闭口就是怎样去打扮这个新家。我也终于找到了能为他们,为我们的家做的事。在我的总体设计下,他们开始这个新家的装修奔波。

  想起坐落在东京高级住宅区我住过的那个家,有一种说不出的冰凉感觉。就像北方冬天里一间没有暖气的屋子,虽然可以避过刺骨的冷风,却也难挡住穿透窗缝的寒气。家里的“暖气”呢?那是父母的呵护,姐妹的关爱以及充满每个房间角落中的欢声笑语、酸甜苦辣。

  “家”在默默地奉献着,我在坦然地索取着,在外边拼搏,能量耗尽之后,在家中歇息。在外面厮打,受到伤害摇摇欲坠的时候,家为我支撑。家永远是我的大后方。在这种无私的呵护下,我长大了。作为家里的两根顶梁柱,爸爸妈妈却一天天衰老了。人老了,就总会不时叨念着要为孩子们留下点什么。

  什么呢?当然是一个家。不仅是精神上的家,而且是看得见、摸得着、实实在在的一套房子。其中要完成家中每个成员的心愿。爸爸常说,“这辈子的心愿就是给妈妈买个浴盆。妈妈喜欢泡澡,可一直没有条件。另外,就是三儿的衣服多,一定要把这些行头挂起来。”

  建造一个家,好累,好难。父母老了。不得不让我成为主力。每一个小设计,每种建材零件的购买,都让我体会到,家就是在一点一滴细碎的实物中奠基建立起来的,它能那样的坚实,是用无数的细心和爱凝固而成的。

  我在零星的琐碎中找到了在家中的位置,我的心这才真正地回家了。

  碰到一个知道我“底细”的人

  机会是为做好准备的人准备的。

  半年的空当为我提供了大量的学习时间。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。真忙起来了,还挺怀念那段静心读书的日子。

  2000年的夏天,静止的工作状态出现了转机。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开始了。我被选为现场主持人。连续10多天的直播,对每一个人都是智力和体力的挑战。那么多天,我就像“长”在CCTV-3上一样。在直播开始前的忐忑不安和结束后的极度疲惫中,观众渐渐地熟悉我这样一张新面孔。

  一天我抱着一大摞带子,低头走在去机房的路上。

  “真的是你。”迎面撞上一个膀大腰圆的男子。

  我抬头,一张陌生的脸上春光明媚。我笑着问:“您是……”

  “你当然不认识我,可我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天天看你的节目。”

  一个知道我“底细”的人,我静候他接下来的反应。

  “那时打工特累,觉得中国人怎么这么苦呀,好在还有一个在电视上,当时你简直就是我的精神支柱!没想到你真的回来了,我在国际频道……”

  不久我就经他全力推荐,被调入国际频道《欢聚一堂》。同时《正大综艺》再次派出自己的队伍开始外拍。身兼数职,我开始了职业生涯中的新一轮世界之旅。

责编:赵爽

1/1页
相关视频
CCTV-1  CCTV-2    CCTV-3    CCTV-4    CCTV-5        CCTV-6       CCTV-7        CCTV-8  
CCTV-9  CCTV-10  CCTV-11  CCTV-12 CCTV-新闻  CCTV-少儿  CCTV-音乐  CCTV-E&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