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
定义你的浏览字号:
徐俐??名将之约--深的是遗憾,浅的是痛(4)


央视国际 www.cctv.com  2006年09月15日 13:46 来源:
专题:徐俐:女人是一种态度

  我和他们的不同,是我做的不是一场新闻时事谈话,而是在新闻之外,做了一个人物谈话秀。  

  我认为,不论做什么节目,有过新闻训练的主持人,拥有的储备和在其他不同类型节目中可能呈现出的能力,同没有训练的人相比,是完全不一样的。除非他只是一个播报匠,从来没有真正关心过他所播报的内容,没有真正关注过时事政治,没有认真思考过与之相关的各色社会问题。而只要是一个对新闻真正投注了情感和思考的人,通过对新闻时事的长期关注和主动思考,他的大脑应该是灵敏的,他的思维应该是开阔的,他的观察应该是细致的,他的思考应该是深入的。拥有这样的训练,新闻带给他的就不再是拘谨,不是换了场景就畏手畏脚不知所措,而应该展示出沉着的理性力量,和以这种力量为支撑的纵横捭阖的自信与自如。  

  按照一般的标准,我能歌善舞;按照一般的标准,我能说会道;按照一般的标准,我聪明伶俐;按照一般的标准,我身姿窈窕。甚至,按照一般的标准,我还有点幽默(不好意思,这样地喷自己的鼻血)。在这些基础上,再加上我的新闻底子,我大约能够比较好地把握一个秀场。我所具备的这些条件和特质,大约秀场都需要吧。  痴人说梦一般,我一直想象着这样的秀,而体育冠军人物访谈应该是个不错的秀场。这个群体有超人的意志力,这是一般大众愿意学习和效仿的;这个人群个性鲜明,许多人才思敏捷,都是人中极品。用多种手段、多种方式接近他们,揭示他们,展示他们,应该会是不错的人物秀吧。  

  以我的个性特质,我真的希望这是一个真正有质量的励志秀。  

  我认为,制片人也应该是这么想的。  

  在秀场的聚光灯下,我不是一个拘谨的人,我需要寻找的只是一种放开的途径和方式,以及放开之后的分寸。因为长期的训练,我知道在新闻主播台上的每一个尺度,我要做到的就是在秀场也有漂亮和精当的尺度。  

  在心里,我又给自己定下了十个人物的时间。按播出时间统计,一周一个人物,也就是两个多月的时间。  

  这两个多月,不是说自己一定能做到多么精彩(完全不可能),而是给自己和观众一个交待:跳开主播台,徐俐也能走进秀场。在获取这个资格之后,我会带着新闻训练的底子,按照自己的个性和长处,去调整,去修正,去进一步乃至自由地发挥。  改成谈话秀以后,《名将之约》有了一段短暂的稳定期。  

  中宣部李东生副部长看到的节目,大约都是这个阶段录制的。面对我的摇头,他说,不要对自己太苛刻,一个月的节目中,有一期人物精彩就相当不错了。做人物太难了。  

  关于我做《名将之约》节目所有的意见反馈,历时一年多,到这时候已经泾渭分明。有相当说好的,也有相当说不好的。说好的,大都因为看到了其中好的部分;说不好的,就觉得我莫名其妙,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节目,太不适合。  

  对于那些现场好、后期制作也流畅的节目,我一直怀有深深的记忆。比如富有人性之美的桑兰上下集,直到几次重播以后很久,我还在收到观众来信。比如同王军霞和桑雪的对话,连同调动的现场气氛,真的是生气勃勃。而另外一些节目,自己在现场觉得不错,可一看播出,又满不是想象的那回事,沮丧之情简直无以言表。  

  我喜欢朴素、流畅,情感源自内心,而绝不花里胡哨的东西。尤其是人物节目,没有比真实和朴素更好的了。真实才有力量,朴素才是美的至高境界,所以我反对一切看似颇具匠心,其实又格外刻意人为的技法,哪怕这个技法仅用于节目包装。  

  前几天,在讨论新闻节目改版的时候,部门同仁共同感受到,走到今天,我们在节目形式上似乎已经没有更多的玩儿法了,我们能比拼的就是实实在在的节目内容。看谁在内容上真正舍得下力气,看谁有能力在内容上真正把握精准。  

  没有几个月,仅仅是几个月,我在节目组又闻到了节目变动的气息。上帝,就不能稳住点神儿吗?也许,现在就是个变动的时代。此前我数次问自己,也数次征求家人和同事朋友的意见,我是不是应该放弃这个节目,因为节目的一些环节和感觉我太不喜欢,同自己希望的状态不甚吻合,至少是节目和我两不适应。但是,我说服自己坚持下来而且要适应下来。因为,我一直寄希望于这个节目能够成为锻炼自己另外一面的舞台。但是,唉??现在,我已经离开《名将之约》一年多了。在我离开后的半年里,由我录制的节目还在播出。看着那些节目,心里颇为感慨。平心而论,有些节目的质量已经相当不错,沿着那条路子走下去,走到今天,栏目有可能成气候,从而真正成为“四套”的又一个好品牌。  

  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。除了自我修炼,主持人只可能在一个真正契合的平台上,才能打造出让自己闪光发亮的好东西,在成就节目的同时也成就自己。这个平台由各种因素构建而成,缺一不可,是否拥有这样的平台,就看上天的意愿了。  

  有一次,同著名节目策划人阿忆聊天,阿忆谈到一个观点:主持人永远是对的!他认为,维护主持人的权威是做火节目的基本前提,必须按照主持人的风格特质来设计节目,主导设计的是主持人,最后验收的也是主持人,这样节目才会顺畅,主持人才能迸发。而主持人迸发了,节目才进入安全期。在主持人贯彻自己的思路时,旁人只能提醒他别犯错误,但永远不允许说主持人是不对的!

责编:张丽

1/1页
相关视频
CCTV-1  CCTV-2    CCTV-3    CCTV-4    CCTV-5        CCTV-6       CCTV-7        CCTV-8  
CCTV-9  CCTV-10  CCTV-11  CCTV-12 CCTV-新闻  CCTV-少儿  CCTV-音乐  CCTV-E&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