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所周知,好莱坞相对而言是比较“左”的,一贯善于和政府唱反调,尤其当涉及什么文艺人士最爱挂在嘴上的“人权”时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《反恐疑云》(Rendition)是部典型的话题作品,本片的中心话题,是“非常规引渡”(Extraordinary Rendition)的合理性与有效性问题。
正常的引渡大家都是清楚的:相互签有引渡条款的国家与地区之间,交接犯罪嫌疑人或者其他人证物证。这个过程是公开的,必须记录在案的。与之对应的,“非常规引渡”基本是秘密的,往往引渡到一个不公开的国家或地区——在那里,一些引渡国家或地区法律禁止采用的审讯手段,都可以肆无忌惮地实施。显而易见,“非常规引渡”一是为了保险,所谓“宁可错抓一千,不可放过一个”是也;二是为了效率,对于“不老实”分子,痛痛快快地来那么几下,不由得他们不乖乖开口。前者管的是调查的“面”,后者关乎调查的“线”,如此面线结合,似乎引渡国家或地区就可以固若金汤,而有意无意的恐怖分子们都只能大叹倒霉了。
本片中的安沃(Anwar El-lbrahimi)就是一个这样的倒霉鬼:出生埃及、身上流淌着中东地区“最流行”的恐怖分子血液也就罢了;毕竟那不是他自己能选择的,可长大后的他,偏偏选择的是生化工程师的职业。熟悉美国后9.11历史的都知道,这个职业看起来很有前途,其实风险挺大——但凡有什么恐怖爆炸时间,第一个怀疑的就是这个职业的人,稍不留神就进了局子,连留学生都不能例外——这边的留学生都清楚,至少在前几年,生化专业的同学回国是比较胆战心惊的,因为很可能签不回来。好在美国驻华大使馆没有执法权,要不然——以《反恐疑云》的视角来看——偶的生化同学们没准要挨揍。
既然前面开门见山提到了好莱坞比较“左”,那本片显然不可能为小布什歌功颂德、表扬他雷厉风行、将恐怖分子扼杀在摇篮中云云。恰恰相反,电影要做的,是对这种“非常规引渡”提出血泪控诉,让广大人民群众认清小布什政府的险恶用心。要攻击“非常规引渡”其实挺简单的,要不然这些引渡就没必要这么保密了。这种引渡和审讯措施,的确保证了足够宽的打击面,也保证了很容易审出结果,但是,抓到的是否真的是恐怖分子、供词计划是否属实?那就是难以评估的了。
简单说来,“非常规引渡”的核心理念,是“有罪推定”:先把你当恐怖分子对待,其他的事后再说。一旦涉及到“有罪推定”,那这个西方法制的天敌就会引出大家熟悉的结果:由于过度敏感抓错了人,而越是抓错的非恐怖分子们,越有可能被屈打成招;这样的招供,除了招供本身之外,其实是没有什么价值的,反倒显得草木皆兵——因为随便抓一个普通人就可以问出恐怖分子倾向来——这一结论反过来又会支持更极端的敏感和草率抓人……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恶性循环。
为了让观众对“非常规引渡”的错误性有非常感性的认识,影片不遗余力地表现了逼供的残酷性,就差像当年蓝博兄弟被越共拷问时那么嗜血了。可是,对于久经考验的嗜血观众来说,这么一点小小的差别引发的效果,是极大不同的。和江姐等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所经受过的考验相比,片中安沃的遭遇简直算得上“宽大处理”了:且不说竹签、烙铁、辣椒水这种老三篇,就连“老虎凳”这种“刑讯逼供必备工具”都没出现,不能不让影片对观众的心理冲击力弱了那么三分。没有很强的心理冲击,自然就没有对作为罪恶根源的“非常规引渡”的强烈恨意。一切最多不过符合观众基于经验的预期罢了,既然事先就已经知道了,电影再复述一遍,又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?
其实,“复述”也好,“重申”也好,对于主题表现而言,都没有关系。重要的是表现方式,牛气的编导们,即使是再常见的题材,也会被他们处理得柳暗花明、摇曳生姿。不过,《反恐疑云》的编导,在处理题材的能力上,似乎还差那么点火候。
这两年好莱坞电影圈有些中蛊:凡是拥有一个莫名其妙单个单词片名的作品,都会不由自主玩些“多线分进”的花招,《冲撞》(Crash)、《辛瑞那》(Syriana)、《通天塔》(Babel)等莫不如此,本片也一样。除了作为老公的安万遭受刑讯逼供这条线外,他在美国的妻子为营救他而采取的行动,构成另一条平行线。同时,每条线又分别牵扯出相关的角色,他们也拥有自身的线索设定。影片试图以前一条主线的“痛苦”,与后一条线索的“艰难”,交织着烘托出“非正式引渡”的反人性罪恶。可惜一来两条主线剧情发展内容很俗套,观众见惯不怪了,无论是感情上还是理性上,都无法引起特别强烈的共鸣。
相对而言,与第一条线隐隐相连的第三条线——一对激进青年男女的悲剧故事——在俺看来最为动人。该线索内部的剧情设定,颇有点“反恐”版的“罗密欧与朱丽叶”的性质。虽说极端组织发动洗脑的“组织谈心活动”,无论在蛊惑性还是在戏剧性上,都比不过《辛瑞那》中的类似场景,这一对小男女之间的感情与家庭关系纠葛,却是影片所有人物关系中,交代最成功的。这条线的作用,远不止增添了剧情复杂性这么简单,它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深化了影片的主题,将观众的眼光,从简单的“非正式引渡”问题,扩展到了“恐怖由何而生”的思考。不管影片其他部分看起来如何平常,这一对青年的最后结局,那一刻还是蛮令人震惊而伤感的。更何况,这个结尾,可能是编导憋了快两个小时之后玩的唯一聪明的花招。这种突然揭示的“时间错位”,在技巧上对资深影迷可能没多少震撼,但是,在感情上,则更增添了后悔莫及和痛不欲生的感觉,由荒诞中透出极端的残酷,令人长久难以释怀。
可是,对于电影整体表现力而言,讲究布局均衡,“一枝独秀”是很难挽救整体平庸的。《反恐疑云》中,除了那对中东青年之外,其他线索的演进,都如同白开水一般。本来,吉伦哈尔(Jake Gyllenhaal)与萨斯加德(Peter Sarsgaard)演的角色都有可能出彩的,可惜剧本给予的表现空间实在太小了,让人觉得人物面目单调得很。如果稍微做一点角色分析,就会发现根本没什么可分析的,人物性格的发展都被框死了。这也就解释了片中一众名角的发挥失常。
对大多数影迷而言,对本片的关注,肯定首先看中的是卡司。两位奥斯卡影后,一个奥斯卡最佳男配,另外两个一个提名金球奖最佳男配,一个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……这样的阵容,即使在秋冬演技派血拼的季节里,也可以说得上超豪华了。结果令人意外:这些顶着闪亮头衔的巨星们的表演,着实令人失望。
瑞瑟斯普(Reese Witherspoon)首当其冲地比较乏味。从角色设定来看,是个比较典型的西方版“秋菊”,一心想“讨个说法”。但是,影片没有给予她丰满性格的机会,从头到尾就是一个执着的怨妇形象。《一往无前》(Walk the Line)中充满灵气的表情,在本片中则褪化为呆板的义愤填膺。老戏骨斯特里普(Meryl Streep)的参演有些莫名其妙,因为她的角色根本不需要她那个级别的演技,甚至换成男演员也没有任何不妥。编导虽然在创意上有意让两个奥斯卡影后擦出火花,可惜她们的对手戏一来很少,二来见面的场景是个大俗套,反倒将两个人的光芒都遮盖了。同样有些“混事蒙人”感觉的,是阿兰阿金(Alan Arkin)扮演的参议员,一个基本上属于龙套级别的角色,根本用不着奥斯卡级老将出马。前文也提到了,吉伦哈尔与萨斯加德的表现,稍微好一些,那也得多亏这两哥们身上除演技之外的天生魅力,和角色设计无关。相反,他们没有表现充分,才是剧本的重大失误。相对于明星们纷纷落马,扮演基地审讯官的演员稍微有些令人惊艳,比其他角色多出了层次感,一些本来可能比较单调的表情,也被他拿捏出几分微妙的神采来。
由于角色设计的简单化,一个本来可以荡气回肠,同时又启发思考的题材,愣是被拍成了不尴不尬的温吞水。看来光有好的话题是没用的,重要的是有将眼光付诸实践的能力。
责编:张亮
更多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