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首页|搜视|直播|点播|新闻|体育|娱乐|经济|房产|家居|论坛| 访谈|博客|星播客|网尚文摘
CCTV.com - ERROR

瀵逛笉璧凤紝鍙兘鏄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椤甸潰锛岃绋嶅悗灏濊瘯銆�

首页 > 电视指南 > 电影指南针 > 正文

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
定义你的浏览字号:

琼瑶小说读书札记——前言

CCTV.com  2007年11月23日 16:45  来源:CCTV.com  
  [内容速览]很早以前,我就想写这札记了,欢迎共享探讨。

  很早以前,我就想写这札记了。

  在校园生活时期,我自刚买到琼瑶女士的小说专辑——《雁儿在林梢》那一辑——以后,我就非常喜欢琼瑶女士的小说——对,是非常喜欢,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这一点,而且知道我有点“书癖”,尤其珍视琼瑶女士的小说!为了这点个性,曾惹恼过不少人——他们弄坏或弄丢过我的书。至今,琼瑶女士的书,不管是百花的,还是作家出版社的,还是其他出版社的,也不管是真的,还是假的,我收藏有四十至五十本,而记载所提到的琼瑶女士的四十三本书,除了《潮声》一本,我都读过,并曾拥有过(最近的《琼瑶自传》除外)。(附记:这个《前言》是二十多年前写的,后来,《潮声》和《琼瑶女自传》我也收入囊中了)

  读得多了,自然有些感受,而我又是个“多情善感”的人。一读琼瑶的书,我很容易进入角色,故事令我感动得泪流;再读琼瑶的书,就可以站在旁边的角度“在一旁看别人演戏”;三读琼瑶的书,以我这点低得可怜的文学知识、文学修养,站在超高角度来品评这个故事的情节、结构、文笔了(当然,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)。自幼爱读书,我常以读别人的书来培养自己,修正自己的思想,培养自己的情操,提高自己的水平,从各方面来促进自己提高,这如果说是有益的,大概应归功于我初中老师李建芬和高中老师王怀了。

  琼瑶的书看得多了,自然有个人独到的认识。对琼瑶小说,本来就有许多说法。琼瑶女士小说第三次冲击大陆后,褒贬不一。记得前两年我去理发馆,里面有三个女孩子,正在谈论琼瑶小说,说什么“都是三角恋爱”呀、什么“都是悲惨结局”呀、什么“千篇一律”呀等等,听得我暗笑其见得有限。琼瑶女士的小说,在我看来内容情节各各不同,人物性格、故事发展及结局都顺其自然。若说是三角恋,那是太浮浅的。琼瑶女士笔下的人物,都是纯真钟情的,都是世间真情的自然发展,因为她写的都是专一的感情。当然,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的,自然要与周围的人事接触,自然会有亲情、友情、师情等,但爱情(指恋情)在琼瑶笔下都很专一(指的是男主角或女主人公)。如果一定要谈其文笔之共同点,也确实有,那就是:文笔细腻,情节曲折。

  琼瑶女士的小说被称为纯情派小说,之所以被称为纯情小说,不仅仅是她笔下全是言情故事,在我个人看来,也包括其小说感情真挚、细腻而且自然,主要是自然。我也读过严沁、亦舒、岑凯伦的小说,严沁的神秘、亦舒的超脱、岑凯伦的处处洋溢着现代化的浪漫,而琼瑶女士的小说,古朴的如古原风采、细腻似古筝神韵、自然象是深山溪流的涓音,特别感人、非常之动人。有见地的人说“书里的人物是疯子,书外的读者是傻子(指琼瑶的小说)”,我有点赞赏,但见解不同。我认为:前句说的是琼瑶笔下人物,当然主要是主人公的爱之热烈、爱之疯狂、爱之忠贞、爱恨之激烈明显,是有点“疯子”的味道。但是,我崇拜这样一句话:“与其平平庸庸地生,不如轰轰烈烈地死”,当今这个社会,麻木的人群太大了,人如果没有了强烈的感情和高度的智慧,这恐怕将是世界的悲哀。后句的意思更明显了,但我庆幸是这样一个“傻子”,这大概就是我同那些现实的人的不同吧!但我相信明天的太阳会更好,琼瑶女士笔下的感情会感染、唤醒人们麻木的情感的,世界仍充满生机。

  我自幼喜欢文学,很爱读书。上小学时就在二哥的指导下读了《目睹二十年之怪现象》,但不记得是谁著的了,以后,中国的古典、外国的名著没有少看。但自读了琼瑶的小说《剪剪风》、《雁儿在林梢》、《我是一片云》以后,就被琼瑶女士的文笔所吸引,从此,只要是琼瑶女士的小说,我一定不会放过。但有时也会被假书所欺骗,现在我收藏的书中,以琼瑶小说为冒名的就有几本。我很是气愤那些冒名的人,但这并不影响我对琼瑶小说的喜爱。如果说琼瑶小说我每篇都喜欢,也有点夸张,但对于《梦的衣裳》、《剪剪风》、《心有千千结》、《船》、《浪花》、《海鸥飞处》等等小说,我可说是百读不厌,已经读过许多遍,闲下来还是想拿起来读,读琼瑶的小说地地道道是一种享受,但也有的书如《不曾失落的日子》好象我根本没读完。

  读得多了,就会有些感受。以前,我读书有个随手乱划的毛病(读任何书都一样),感受随手写在书上,以最简洁的语言。很早就有写读书札记的冲动,但因家务、工作忙乱而不能够。许多朋友向我借书,一起品评琼瑶小说(谈论起来也总是没完没了的),他们多次玩笑似的让我给琼瑶女士写信,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忠实的读者,只是爱读书而已,我迫切需要的是《潮声》,而不是与琼瑶女士联系,所以也就一笑置之(我并不是那种想依赖别人出名的人)。自己小时候就有当作家的雄心,可是不是那块料,只好就着自己的专业,一步步成长了。但爱好永远是爱好,所以,我终于动笔写这札记了。

  写归写,第一次读的感受早已无影无踪了,再加上水平的局限,难免有点枯燥无味。不过,感受是自己的,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留给自己看,多少年后,永远是美好的回忆,是吧?

责编:张亮

1/1

更多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