 |
文献纪录片《走近毛泽东》 |
毛泽东八岁才在家乡的私塾启蒙读书。但他对私塾先生教的《四书》、《五经》兴趣不大,却喜欢读那些古典小说和当时比较进步的书籍。《盛世危言》是一本宣传富国强兵、救亡图存的书,毛泽东当时想尽办法借到了这本书,并留下了这张还书的便条。这里还保存有毛泽东当年带午饭用的小竹篮子。这盏小桐油灯,记载了毛泽东十三岁停学期间,白天劳动,晚上自学的经历。
进入晚年的毛泽东,对于人的生老病死是非常旷达的。闲暇时他同身边工作人员聊天说:“人总是要死的,毛泽东是人,所以毛泽东是会死的。”他还嘱咐说:“我死了可以开个庆祝会,你就上台去讲话。你就讲,今天我们这个大会是个胜利的大会,毛泽东死了,我们大家来庆祝辩证法的胜利。人如果不死,从孔夫子到现在,地球就装不下了,新陈代谢嘛。” 毛泽东还形象地解释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生死观,他曾经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:“我活着的时候吃鱼比较多,我死后就把我火化,骨灰撒到长江里喂鱼。你就对鱼说:鱼儿呀,毛泽东给你们赔不是来了,他生前吃了你们,现在你们吃他吧,你们吃肥了好去为人民服务。这叫物质不灭定律。
精彩视点:
 |
文献纪录片《走近毛泽东》 |
大型文献纪录片《走近毛泽东》是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而摄制。创作上,本片打破了文献片重大事件轻感情的模式,从生活化、平民化的角度向观众展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波澜壮阔、睿智豪迈的一生。
本片由年轻的艾辛编导,资深记录片人陈光忠担任艺术指导。影片以其资料镜头的真实与稀缺而倍显珍贵。影片中大量珍贵的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,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感,恰如其分地体现了“纪录”的功能所在。在纪录片几乎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,本片以其非凡的艺术成就,获得2004年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。
责编:张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