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第二十八集
寝宫外,彭勃提和简单的行李在焦急地等候,夜渐渐深了。
后宫,玉环看到焦虑的玄宗,忍不住把他抱在怀里,玄宗问玉环会不会离开他,玉环告诉玄宗,自己爱他,他是自己今生最爱的男人,除非是死亡,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使他们分离。玉环轻轻地给玄宗唱着歌。玄宗睡去。
彭勃进来,看到这个场景,黯然神伤。
河南。陈留太守郭纳投城,张介然被俘虏。
在陈留,安禄山得知儿子安庆宗被玄宗所杀,大声恸哭。并兽行大发,下令将投城的近万名唐守军全部杀害。张介然被斩于城门。
封常清战败,安禄山其兵三十四天之后,洛阳失守。
封常清和高仙芝退守潼关。
玄宗要把帝位传给太子,自己亲征。杨国忠害怕太子继承皇位后报复自己,找到杨贵妃请她劝阻玄宗。杨贵妃考虑到玄宗的年龄和安全情况极力劝阻。玄宗被玉环感动,作罢。
玉环又看见彭勃,问彭勃为什么还不走,彭勃说你不走,我去哪里。这辈子唯一要做的一件事,我没有理由也做不好。
郭子仪以及义军趁安禄山无暇回顾,在军事上取得了很大的胜利。
封常清和高仙芝固守潼关,易守难攻,而安禄山自攻陷洛阳后,安于享乐,士兵忙着烧杀抢掠,大吃大喝,军事上再无大的进展。安禄山甚至想放弃洛阳,走归范阳。
封常清给朝廷上表,分析敌军情况,要朝廷摒弃轻敌的思想。可是,高仙芝军中有一个监军宦官边令诚,不懂军事,还指手画脚,高仙芝多不从。边令诚诬告封常清和高仙芝是逃跑怕死之将。玄宗因洛阳失陷烦恼,不听韦见素的力谏,竟赐死两人。
封常清饮边令诚的毒酒而死,临死还上书“死谏”。高仙芝也被杀。主帅有功而被杀,士兵无不悲哀。士气遭到重创。
两将死,朝中无人带兵。玄宗请出已身染重病瘫痪在床十月有余的哥舒翰,哥舒翰只得出征。
天宝十五年正月初一,玄宗在大明宫含元殿举行早朝。
同一天同一个时辰,安禄山以大燕皇帝的名义,在洛阳紫宸殿举行开国大典。
兴庆宫,贵妃主持会见诸王妃及百官命妇。也见到了寿王妃。
魏如馨进宫,想让玉环趁乱给寿王安排一个职位,建功立业。还可促成废太子改立寿王。
玉环无奈,她送走魏如馨,只有她自己知道,这样的要求在忧患的君王面前是怎样的不合时宜。她关心着玄宗的身体,亲自为他调理。玄宗让玉环放心,为了她,他也要活到一百岁。她告诉阿蛮,玄宗是她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了。大胆的阿蛮提到寿王。玉环说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了。
玄宗在玉环面前意气风发地指着地图讲战况,玉环每每睡去,还在诺诺称是。
玄宗知道,这是个完全没有心机的人了。
![]() |
第二十九集
随着战事的好转,玄宗的心情也好了起来,宫中自战乱以来,第一次又上演了《霓裳羽衣曲》,随着春天的到来和战事的缓和,一些小型的游园会也恢复了。
可是,朝中轻敌思想也滋长起来,朝中大臣呼吁哥舒翰从潼关出兵收复东都的呼声越来越高。哥舒翰上表叛军实力尚强,此时出兵不可。
但玄宗受轻敌派的影响,问贵妃想不想回东都。贵妃在洛阳长大,当然向往之。玄宗告诉她今年可在洛阳赏牡丹了。
哥舒翰接到错误命令,出兵攻打洛阳。哥舒翰知道此役无异于以卵击石,痛哭,不得已引军出关。
哥舒翰遇到安禄山强大的训练有素的正规军,哥舒翰临时组织的市井闲民凑成的军队几乎不堪一击,溃不成军。
一天之内,二十万大军逃回潼关的只有八千。第二日,叛军趁胜攻打潼关,潼关失守。哥舒翰被部下绑在马背上,投靠安禄山。
是夜,报平安的烽火不至,玄宗知道潼关已失。召来宰相,杨国忠建议迁蜀避难,是一个彻底的逃跑路线。
长安城一片混乱。
玄宗告诉贵妃可能要弃城出逃,要贵妃保密。玄宗检讨了自己从潼关出兵的错误决定。
许多人到皇宫来打探消息。
玄宗命令杨国忠秘密准备,自己则向外宣称要带兵亲征。长安城中已无兵,何来亲征?大臣们都很疑惑。
黎明,老玄宗带着贵妃姐妹、皇子、妃主、皇孙、杨国忠、韦见素、魏方进、陈将军及亲近的宦官宫人从西门仓皇出走,狼狈不堪。其他住在别宫的嫔妃、公主、皇孙等皆不通知,一抛了之。
第二日,大臣们按时早朝,打开宫门,宫人四散逃出,才知玄宗逃跑。众人皆逃。有人趁火打劫,在宫中抢劫,还有驴子上殿,焚左藏大盈库。整个京城陷入混乱。
陈将军与彭勃谈话,所是太子已经跟自己谈过了,想利用此良机除去杨国忠,这也是妨碍太子登基的最大障碍。除去杨国忠后,逼迫玄宗退位。实在不行,就杀掉玄宗。彭勃答应。玄宗和太子比较起来,自己还是更喜欢太子一点。
留守的宦官边令诚第一时间就与安禄山联系,献出了京城。
![]() |
第三十集
玄宗一路行走狼狈。到了咸阳,探路的宦官和县令纷纷逃跑,皇家饥肠辘辘。彭勃偷偷把自己舍不得吃的点心送给了贵妃,贵妃献给皇上,并告诉皇上自己已经吃过了。
杨国忠从集市上买得胡饼,装在衣袖递与玄宗。玄宗与贵妃在车中食之。百姓见状,始有人献食。食物粗糙,还杂有麦豆。
皇子皇孙只带金银细软,不带食具,只得纷纷用手吃饭。有山野老夫向玄宗进言,耿耿忠言感动玄宗流泪,向黎民认错。
行至金城,县令百姓已逃走一空,皇家摸黑不论贵贱休息一夜。玄宗随从,甚至玄宗的亲信宦官头目内侍监袁思艺也偷偷逃跑了。玄宗众叛亲离,苦不堪言。并知道边令诚已经投降。玄宗感叹,自己信任的人为什么接连背叛自己?怒言自己将死在路上。幸有贵妃一路开导照顾。两人感觉是一对相依为命的贫民夫妻。
第二天,车马行至马嵬坡,发动兵变。
吐蕃使臣没有饭吃,找到杨国忠诉说。早有准备的战士高呼“国忠与胡虏谋反”,射箭中杨国忠马鞍。杨国忠滚下马,逃入西门,军士蜂拥而入,乱刀杀死。吐蕃使臣也悉数被杀。士兵用枪挑着脑袋在驿门外示众。
随之,杨暄及韩国夫人被杀。魏方进制止也被杀。韦见素被打破了头。
士兵包围了玄宗所在的驿舍。
玄宗出驿门,慰劳了士兵,但士兵们依然不归队。
陈将军带领着士兵虎视眈眈,高力士急呼:难道你们要谋反不成?
士兵犹豫,突然有士兵喊出要处死杨贵妃,玄宗震惊了,他说“朕当自处之”。
彭勃急了,追问陈将军:这是为何?陈将军不语。
玄宗无奈,高力士及韦见素之子韦谔催玄宗速割爱。玄宗与玉环生离死别,玉环最后再为玄宗舞了一曲,宦官宫女无不落泪。
舞罢,玉环精心梳妆后,坦然赴死。
彭勃领玉环去佛堂,彭勃指着不远处树下的马告诉玉环,咱们逃吧,去泰山。我带着你也可以冲出重围,咱们隐居山林。玉环看着彭勃,从怀里掏出了当年的玉佩,告诉彭勃,自己从来就没有忘记过他,但今生无缘了。她不能走,走了以后,三郎怎么办?叛军定会对他不利的。她不恨皇上,皇上给她的情爱,她今生今世都会感激。如果有来生,跟彭勃再做夫妻。
彭勃痛哭失声,他问玉环,你走了我怎么办,你走了我还为什么活着?
彭勃不顾一切地拉着玉环向马匹跑去,杀了几个叛军。但玉环着急咬了彭勃的手,挣脱。彭勃只能自己独自骑马逃跑,被叛军乱剑射死,玉环含泪注视,深情地低唤着彭勃的名字。那个当年英俊神武的少年郎又浮现在玉环眼前,泪水渐渐模糊了他的样子……
阿蛮突然赶来,她拉贵妃到佛堂内室,要跟贵妃告别。
行刎刑的宦官痛哭跪拜,突然发现要刎死的竟是身着贵妃衣服的谢阿蛮。宦官没有声张。阿蛮带着对恒王和贵妃的爱从容赴死。
内室,几个贴身宫女抓着贵妃,拿手帕捂着贵妃的嘴。贵妃已泪流满腮。
高力士害怕兵变是冲着玄宗,随机应变,促使玄宗赐死贵妃,巧妙地平息了兵变。
玄宗悲痛欲绝,寿王在队列里痛哭失声。
阿蛮被匆匆掩埋,几丛杂草掩香魂。
玄宗上马饮恨离去。贵妃乔装打扮朝皇帝远去的方向拜了几拜,和几个贴身侍女逃向了另一个方向。
宫女问贵妃:娘娘,我们去哪?玉环从容回答:从今往后,再也没有娘娘了。
更多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