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汉匈边界狼烟囱起、汉匈关系十分紧张的公元前 36 年。
生长于南郡姊归〈今属湖北〉的山乡少女嫱儿〈此时本名嫱儿〉,正值豆寇年华,清纯美艳中透着野性活泼,为三人衷心所爱:一是与嫱儿两小无猜的少年猎手王怀, 一为时任姊归县令的张子先, 一为王怀之兄、回乡省亲的朝廷大将军王盾。
王怀年少混沌, 虽聪敏却不思进取, 嫱儿虽有意属, 却恨其不图自强,王怀因此负气远赴边塞从军, 两人从此天各一方,只存心念。
张子先贵为县令且风流饲饶, 却因使权弄势,更遭嫱儿坚拒。
王盾则因少时从军离乡, 对嫱儿只是心属, 从未点破, 更因得知父母早已为嫱儿与王怀配亲, 则一味退缩, 只把呵护当成爱。
时逢皇宫选美,皇命浩荡, 嫱儿美艳, 自在选中。王盾、张子先二人为护所爱,各出其招,百般设法要帮助嫱儿逃脱大劫。嫱儿则在三个男人各有所“ 碍 ”的 爱 ”中, 生出奇念: 皇帝这个男人“起码还有些胆量 ,也不用管他爹他娘他弟弟怎么”,意气勃发,毅然挺身而出应招入宫,掖庭待招。
嫱儿入宫,改名昭君。不料, 入宫后先遭众宫女妒忌, 再遭毛延寿使坏, 更被皇后算计, 不仅无从得见皇帝,反被一举打入冷宫。
公元前 33 年,汉匈王朝皆被三百年交恶所累, 意欲求和养元, 其单于首领呼韩邪入汉访元帝, 恳称“愿做汉家婿”, 提请汉帝嫁女和亲, 元帝大悦之下,慨然应诺。
![]() |
皇后不愿亲女远嫁,请元帝于宫内寻女“赐公主身”代嫁,圣昭下达, 无人敢应,昭君于冷宫之中得知, 倔性顿起, 决然应招。
出塞之前, 昭君从都隆奇(前匈奴将军、汉朝俘虏)师习匈文匈俗之间,始得面见元帝。 元帝惊其美貌,爱其聪慧, 赏其大义, 欲改初衷, 要留在身边为妃。昭君一抒义理情怀,“小女在家乡生活十余年而终未嫁, 进宫多年难面君, 独在此时呼韩邪向大汉求亲, 小女自请远嫁之日便己觉得呼韩邪正是月下老人所造,听到都隆奇夫子说匈奴,更觉合小女心意,这般来,小女不嫁呼韩邪又当嫁谁呢?”终究说服元帝,远嫁而去。
此后,昭君作为呼韩邪宠爱有加的“宁胡阏氏”, 于匈奴单于庭中, 以申大义的智慧、勇敢和贤淑, 接受匈俗, 传播汉习, 辅王哺幼, 扶正法邪, 消除众“阏氏”(单于妃妾)的敌意, 化解单于兄弟争权的内乱, 并于纷乱的战事遭遇和游牧迁徙中, 先后报恩王盾、劝归王怀、救助张子先, 赢得了这三个深爱她的大汉男子至死不渝的敬重,直至呼韩邪去世,遵从匈奴习俗,移嫁袭位的复株累单于(呼韩邪之子),生儿育女, 终生致力于汉匈和亲。
昭君年五十而卒于单于庭,匈奴为她筑起了高高的坟冢,冢上芳草茂盛、牛羊不食、霜寒不枯、终年长绿,被称做 “青冢”,时至今日两千年矣。
责编:张秋莲
更多相关新闻